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爸爸的故事~長得不一樣的雙胞胎 

長得不一樣的雙胞胎

我的爸爸有一位雙胞胎弟弟,他們兩個長得非常像,連聲音也是。小時候叔叔來我們家時,我常常誤認為是爸爸。

但奇怪的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們長得越來越不像。爸爸笑口常開,像個彌勒佛,是個人人喜歡的老可愛。叔叔表情嚴肅,臉上很少出現笑容,不像爸爸那麼慈祥樂觀。



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:

林肯總統曾面試一位新員工,後來他沒錄取那位應徵者。幕僚問他原因,他說:「我不喜歡他的長相!」幕僚不理解,又問:「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,也是他的錯嗎?」 林肯回答:「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,但四十歲以後的臉應是自己決定的。一個人要為自己四十歲以後的長相負責。」

原來人的相貌是會改變的,會由著個性、環境而改變。四十歲以前的長相指的是於父母親給你的五官面貌及膚色;四十歲以後的長相則包括了氣質、光采及眼神流露的感受。快樂善良的人自然慈眉善目,悲觀愛計較的人必定愁容滿面,凶殘貪心的人則面露惡光,這也就是「相由心生」的道理。


爸爸說他和叔叔雖是雙胞胎,但個性不同。爸爸很溫和,很少發脾氣。他說:「以前剛開始學施禾(插秧),插得不整齊,你阿公就大聲斥罵:『插個什麼秧?歪七扭八的號!怎麼那麼笨,文的不行,武的也不會。』爸爸雖然難過,但一句話都沒有回,他心裡想爸爸也是為我好,希望我進步。但叔叔就不同了,他會和阿公爭吵,直接頂回去,讓阿公更生氣。

爸爸很重視孩子的教育,再窮也要讓孩子讀書;叔叔則比較希望孩子趕快工作為家中賺錢。爸爸很樂觀,凡事喜歡看好的一面,不喜歡和人計較,他總是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,說家庭的和諧很重要;叔叔則似乎重視金錢甚於家庭,和嬸嬸的關係並不是很好。

爸爸很感恩老天爺,讓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,對於老化引起的病痛也坦然接受。而叔叔似乎就沒有這樣達觀自在了。

因為這些不同,他們的長相也真的越來越不同了。


所以,年老時的長相,彷彿時一生的成績單。你的人生過得好不好?你的相貌會公佈答案。我希望我80歲時,很多人會說我長得很好看。



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

吸引幸福的說話習慣(之二)自己人別客氣?

常聽人說「自己人,不必客氣」。似乎意謂著和自己較親密的人,就可以直率說話,不必注意說話的禮貌。因此很多人在工作場合說話得體有禮,但一回到家就把說話禮貌連同外套一起脫下,對家人說話反而粗魯無禮。

有一次我和先生通電話,請先生到學校一樓的教務處等我一下,並向他解釋我遲到的原因,請他見諒。掛完電話後,一位在旁的同事問我號:「你確定你是和你老公說話嗎?」「怎麼了?」我問。她說:「也太禮貌了吧?自已人也需要說「請 謝謝嗎 對不起嗎?」
對自已人就不必說「請  謝謝  對不起」嗎?這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。

如果這些話語可以承載我們真心的愛、感激與歉悔,是語言中的珍珠。那麼為什麼只把這美麗的珍珠給別人而不傳給你最親愛的家人呢?
事實上,作者Bubu說:「家人講話應該更溫柔友善。好的語言態度代表的並不是距離,造成距離的是不夠真誠的談話用心與無法深入的談話內容。」點醒了一般人常見的迷思。

依據習慣領域的相互回應人類通性來說,如果我們用好的語言告訴孩子你所做的一切、你的所思所感,有一天,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跟你分享他的人生。當一家人用軟言愛語彼此鼓勵打氣,分享生活中的體會和人生經歷,這樣的家庭多麼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