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爸爸有一位雙胞胎弟弟,他們兩個長得非常像,連聲音也是。小時候叔叔來我們家時,我常常誤認為是爸爸。
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:
原來人的相貌是會改變的,會由著個性、環境而改變。四十歲以前的長相指的是於父母親給你的五官面貌及膚色;四十歲以後的長相則包括了氣質、光采及眼神流露的感受。快樂善良的人自然慈眉善目,悲觀愛計較的人必定愁容滿面,凶殘貪心的人則面露惡光,這也就是「相由心生」的道理。
爸爸說他和叔叔雖是雙胞胎,但個性不同。爸爸很溫和,很少發脾氣。他說:「以前剛開始學施禾(插秧),插得不整齊,你阿公就大聲斥罵:『插個什麼秧?歪七扭八的號!怎麼那麼笨,文的不行,武的也不會。』爸爸雖然難過,但一句話都沒有回,他心裡想爸爸也是為我好,希望我進步。但叔叔就不同了,他會和阿公爭吵,直接頂回去,讓阿公更生氣。
爸爸很重視孩子的教育,再窮也要讓孩子讀書;叔叔則比較希望孩子趕快工作為家中賺錢。爸爸很樂觀,凡事喜歡看好的一面,不喜歡和人計較,他總是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,說家庭的和諧很重要;叔叔則似乎重視金錢甚於家庭,和嬸嬸的關係並不是很好。
爸爸很感恩老天爺,讓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,對於老化引起的病痛也坦然接受。而叔叔似乎就沒有這樣達觀自在了。
因為這些不同,他們的長相也真的越來越不同了。